《管理決策新論》回答了兩個重要問題:管理者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決策程序?管理者目前實際上采用什么樣的決策程序?書中對此進行了完整的闡述。
	◎決策的規范模型
	規范模型是弗魯姆和耶頓于1973年提出的一種較新的領導權變理論。弗魯姆與耶頓從20世紀60年代著手規范模型理論的研究,試圖解決“在不同環境中哪種決策方式更為有效”這一課題。
	弗魯姆的規范理論認為,領導可以通過改變員工參與決策的程度來體現自己的領導風格。根據員工參與決策程度的不同,把決策方式劃分為三類五種。其中,獨裁型有兩種,協商型有兩種,群體型有一種。領導者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最合適的決策方式,既可以是獨裁決策,也可以是讓員工高度參與。
	究竟哪種決策方式才是最合適的呢?這需要決策者有正確的經驗。經驗的根據越完整,正確選定決策方式的把握就越大,決策的效果就越好。具體來說,分別取決于決策者對決策質量、決策的可接受性以及決策耗時這些因素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取決于采用不同決策方法所獲得的最終結果。
	不存在對任何環境都適用的決策方式。管理者在決策時,應將精力集中在對環境特征、性質的判斷上,以便更好地根據環境要求做出決策。
	為了進一步將構成規范模型的基本環境因素的特征分清,使領導者正確地認識所處的環境特性,從而選擇正確的決策方式,弗魯姆用七個問題概括了對決策環境的描述,形成一個決策的規范模型。
	這七個問題分別是:決策有質量要求嗎?決策者掌握足夠的信息嗎?該問題有結構嗎?決策的可接受性重要嗎?專斷決策有被接受的可能嗎?有共同一致的目標嗎?下級之間的認識存在沖突嗎?這七個問題屬于兩大類,一類與決策質量有關,另一類與決策者掌握的決策所需信息有關。先讓決策者對這些問題逐個做出“是”或“否”的回答,然后將決策者的回答“輸入”一個規范模型中,就可以選出一個或多個可行的決策方式。
	◎規范模型的運用法則
	如何判斷該采用哪種決策方式呢?這就需要一定的法則。
	在弗魯姆的規范模型中,決策的質量和下屬接受決策的程度,是衡量決策效果的兩個重要標準。弗魯姆提出了七項必須遵循的基本法則,其中前三項用來保證決策質量,后四項用來保證決策的可接受性。
	1.信息法則。如果決策的質量很關鍵,而決策者又沒有足夠的信息或單獨解決問題的專門知識,那么就不應采用專制型的決策方式。
	2.目標合適法則。如果決策的質量很關鍵,而員工又不將組織目標當作大家的共同目標,這時應排除群體型的決策方式。
	3.非結構性工作問題法則。如果決策的質量很關鍵,但決策者缺乏足夠的信息和專門知識獨立地解決問題,那么應更多地采用參與型的決策方式。
	4.接受性法則。如果員工對決策的接受度很關鍵,且決策者單獨做出決策不一定被員工接受,這種情況下不要采用專制型的決策方式。
	5.沖突法則。如果員工對決策的接受度很關鍵,且決策者單獨做出決策不一定被員工接受,那么就不要采用專制型決策方式和以個別接觸為方式的協商型決策方式。
	6.公平合理法則。如果決策的質量不關鍵,而員工的可接受度很關鍵,專制型的決策方式又未必能被下屬接受,這種情況下最好采用群體型的決策方式。
	7.可接受性優先法則。如果員工的可接受度很關鍵,專制型決策又保證不了員工的可接受度,不過員工是值得信賴的,這時也應采用群體型的決策方式。
	對某一個特定的工作問題,如果應用上述七項法則進行選擇,決策者可以得到一個可行的決策方式。如果可供選擇的決策方式不止一個,則再根據決策過程中花費的人力和時間的多少來選擇。
	◎規范模型的應用案例
	為進一步闡明規范模型在實際管理中的應用,弗魯姆介紹了幾個案例。
	案例1:設想你是某大型電子廠的廠長,工廠安裝了一批新設備,并且建成了一個簡單方便的工作系統。令人吃驚的是,使用這批新設備和工作系統后,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較過去均有所下降,員工流失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
	對這一問題,你認為不應歸咎于新設備的使用。這一點從設備制造廠的報告和其他使用該設備的廠家的報告中可得到進一步證實。于是,你懷疑是工作系統的某些環節出了問題。但在一線管理人員中,這種看法并不被大多數人認同。有人認為,原因在于操作者缺乏培訓,或缺乏適當的獎金刺激,以及士氣低下。
	面對這類情況,你應借助規范模型來選擇決策方式。首先,你要用“是”或“否”回答以下七個層次的問題,你回答的結果將是:
	問題(七個層次)回答
	1.決策有質量要求嗎? 是
	2.決策者掌握足夠的信息嗎? 否
	3.該問題有結構嗎? 否
	4.決策的可接受性重要嗎? 是
	5.專斷決策有被接受的可能嗎? 否
	6.有共同一致的目標嗎? 是
	7.下級之間的認識存在沖突嗎? 是
	根據規范模型,可知你所處的環境,并得出你適用的決策方法只有一種——群體型決策方式。那么,你最好選用民主方式,邀請廣大員工來一起決策。
	案例2:設想你是指揮安裝輸油管道工程的總負責人,為了按計劃將工程所需材料運送到下一個工作地,需要對工程進度進行預測。
	你計算出下一個施工場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以及開工的最早時間和最遲時間。不過,你所作的預測必須準確合理,如果過于保守會造成窩工,過于樂觀又會造成設備和材料的閑置。如果項目提前完成,工程質量和進度又令人滿意,你的員工就可獲得較高的獎金。
	面對這類情況,你需要回答三個層次的問題,你的回答是:
	問題(三個層次)回答
	1.決策有質量要求嗎? 是
	2.決策者掌握足夠的信息嗎? 是
	3.決策的可接受性重要嗎? 否
	通過規范模型,可以得出結論為:你可以選擇五種決策方式的任何一種。不過,按最少人力和最少時間的原則,你最好選擇專制型的決策方式。
	◎規范模型的兩個類型
	可見,弗魯姆與耶頓共同研究和開發的決策規范模型,為決策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具,通過它可以找到既能保證決策效果,又能使決策過程耗費最少的人力和時間。但是,因該模型將注意力集中在決策者面臨的當前環境上,只考慮當前環境對決策的影響,很少考慮未來環境,所以弗魯姆稱其為短期模型。
	決策者在決策時,從短期考慮和從長遠考慮,很可能出現不同的決策選擇。也就是說,從短期考慮的決策,很可能和從長遠考慮的決策是不同的。
	例如,某決策者一貫實行專制型的決策方式,雖然員工都能忠實地服從并執行他的決策,但從長遠來看,這些唯唯諾諾的員工很難實現組織目標,因為領導者從沒有向他們解釋過組織的目標到底是什么。
	弗魯姆認為,為了建立長期模型,決策者在從可行的多種決策方式中挑選時,不要過多地考慮人力與時間的消耗,因為這會影響他選擇適合長期的決策方式。由規范模型提供的最少人力與時間消耗的決策方式,對每一環境來說,并不一定都是最好方案。在選擇決策方式時,決策者應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對所有可行方案進行利弊分析,經過綜合平衡再作選擇。也就是說,經過綜合平衡后作出的最終選擇,有可能反而是人力和時間消耗較多的決策方式。
	◎描述模型
	在大量調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弗魯姆建立了“領導行為描述模型”。該模型的基本特點是,要求領導者回答一套標準問題,并將領導者對工作問題的處理方式與規范模型行為進行比較,由此來判斷領導者的行為特征和領導風格。弗魯姆采取了兩種研究方法,一是回憶問題法,二是標準問題法。
	回憶問題法要求被調查者通過回憶,以書面形式描述一個他最近親身經歷并且已獲解決的工作問題,按照規范模型的要求,逐項回答七個問題。
	標準問題法是應用一套由弗魯姆通過實驗設計出的標準案例,要求被調查者設想自己是案例中的經理人,采取何種方式來解決案例中的問題。
	上述研究表明,沒有一個決策者在對各種工作問題的處理中會永遠采取同一決策方式,大多數決策者使用過幾乎所有決策方式——既有協商型和群體型決策方式,也有專制型決策方式。
	同一個決策者之所以會選擇不同的決策方式,是因為他們對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某些場合下會做出分權的決定,而在其他場合卻將權力保留在自己手中。正因為決策方式的變化受環境影響,同一個決策者對不同的環境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因而產生行為差異。所以,討論決策環境比討論決策者更重要。
	弗魯姆建議,每個決策者如果將自己過去和將來的決策行為與規范模型的行為進行比較,弄清在決策活動中違反了哪些規則,就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過這樣的比較,規范模型可以為管理者提供一種分析工具,以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分析哪些決策方式可供選擇。
	*--*--*--*--*--*--*--*--*--*--*--*--*--*--*--*--*--*--*--*--*--*--*--*--*--*--*--*--*--*--*--*--*--*--*--*--*--*--*--*--*--*--*--*--*--*--*--*--
杭州博思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江浙地區最早從事管理咨詢服務的專業化公司之一,二十余年專業咨詢積淀,確立了以戰略咨詢為引領,組織管控、流程管理為基礎,績效管理、薪酬體系、股權激勵為核心,文化管理為價值導向功能咨詢體系框架。
【戰略規劃】【經營計劃】【組織管控】【組織優化】【績效體系】【薪酬體系】【流程梳理】【股權激勵】【企業文化】